“以前总怕开发商问题影响我们,现在政策明确,自己交清钱就能办证,太给力了!”义马市民王女士激动地说。
近年来,义马市在多领域推出一系列“微改革”举措,通过机制创新、数字赋能、服务提质,持续优化政务服务流程,全力打造“省心办、快速办、就近办”的营商环境新标杆,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弹性出让+增值改革”双轮驱动,降低企业用地成本
一是创新工业用地弹性出让模式。企业可根据产业周期灵活选择10-50年出让年限,初始成本最高降低30%。例如,河南坤通源科技以20年弹性年限获地,节省资金超百万元。二是推行“交地即发证”服务。通过跨部门数据共享、并联审核,企业签订土地合同当天即可完成税费缴纳、权籍调查等全流程,当场领取不动产权证,开工时间提前15个工作日。三是构建“需求导向+数字驱动”全周期服务体系。以不动产登记为切入点,推出“企业点单-政府配餐”机制,为元昌酒店量身定制资产划转、工商变更、税务登记“三链协同”服务,审批时限压缩30%,实现“现场核发、立等可取”,助力企业“轻装上阵、快建快投”。
“拆解审批+并联审批”双管齐下,缩短审批时长
一方面,拆解审批流程。将审批流程拆解为“基坑支护”与“主体施工”两阶段,允许企业“拿地即动工”。以体育比赛训练中心项目为例,企业在取得规划条件后,凭设计承诺书先行办理基坑阶段许可,较传统模式提前2个月开工。另一方面,推行并联审批。对施工许可、图审备案、质量安全监督等事项实行“并联审批”,全流程覆盖电子证照。2025年已核发许可证7个,涉及面积超5万平方米,平均办理时限压缩40%。为企业制作“一次性告知单”,及时配备“项目服务专员”,实现“申报零障碍、开工零等待”。
义马市对企业开发项目,推行“店小二”式全流程服务,推动项目早竣工、早登记、早入市。“以前从拿地到办证跑断腿,现在有专人全程跟进,帮我们解决不少难题,项目工期至少提前两个月。”某房企负责人感慨地表示。
“线上办+秒批办+省心办”多维服务,提升审批质效
一是创新“秒批秒办”模式。在实现预约、预审、缴费“一网通办”的基础上,新建商品房转移登记全程无纸化,电子证照直通金融、司法等8大场景,企业抵押融资“零跑腿”。二是推出“项目服务专员”制度。为铂悦府等项目提供“签约-验收-交房”全链条跟踪,通过数据共享实现“交房即交证”,134户业主同步办结落户、入学手续,满意度达98%。三是持续探索新技术应用。充分探索“区块链存证”“智能预审”等新技术应用场景,推动“义定办”品牌从“便捷服务”向“智慧服务”迭代升级。
“证缴分离+投诉响应”破解历史遗留问题
针对已入住但手续不全的小区,义马市采取“证缴分离”办法:购房群众交清购房款和个人应承担税费后,可先办不动产权证,开发企业所欠税费由税务部门依法追缴。这一政策让许多像王女士一样的业主看到曙光:“以前总怕开发商问题影响我们,现在政策明确,自己交清钱就能办证,太给力了!”
义马市建立“登记难”投诉响应机制,开通专门咨询热线与线上平台,安排专人跟进诉求,确保“件件有回音”。市民张先生通过热线反映二手房无法过户,工作人员当天联系相关部门核实,发现是原房主土地证存在问题,三天内便协调解决了过户难题。“政府办事效率太高,省了我们不少麻烦。”张先生对此十分满意。目前,已化解8个项目1166套问题住房。
义马市压缩登记时限、简化办事环节,推行“互联网+不动产登记”,企业可线上提交申请、查进度,实现“不见面审批”。这些举措不仅降低了企业时间与资金成本,更让不动产成为发展“优质资产”而非“包袱”。
接下来,义马市将持续以群众需求为导向,完善协同机制,优化服务流程,破解更多难点堵点。持续拆解“登记难”顽疾,用政务服务“加法”,换取群众满意度与城市活力“乘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