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动态 News
新闻动态 / HOT NEWS
News 行业资讯

四川彭州:“土地信用经营+满园贷”创新模式 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日期: 2025-08-22
浏览次数: 4
来源:
作者:
发布日期: 2025-08-22
浏览次数: 4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彭州市在推动乡村振兴与园区经济协同发展过程中,创新探索出“土地信用经营”“满园贷”金融产品路径,通过资源整合与政策协同,为农业主体和园区企业提供全链条金融支持,助力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

  集体“土地信用经营”激活农村新质产业发展动力

  针对农村土地撂荒、流转低效、资金短缺、劳动力外流等问题,彭州市丽春镇探索“土地信用经营”及“存贷耕地”模式,推动农业企业、农村资源、集体经济、村民收入全面提升,开辟出放活土地经营权新路径。

  一是搭建村集体与村民信用关系。建立“土地信贷库”,农户可自愿存入土地承包经营权,选择“活期”(灵活收回,年获固定租金与分红)或“定期”(签3-5年协议,享更高分红)。流转按每亩600元固定租金+200元分红执行。村集体集约化经营增收益,实现双赢。截至2025年7月,塔子村收储1200余亩土地入“库”,预计2025年村集体经济收入破500万元。

  二是创新农村信用治理体系。推行“网格+积分”制度,划分3类共31个网格,将田间管理纳入小组网格职责,以“日记录、月审核、季公示” 量化村级事务与村民行为。村民参与志愿服务等可换积分,积分能兑换公益仓物资(公益仓物资由“土地信贷库”分红差额设立,物资品类由群众需求配置),形成正向激励。土地流转全程通过省级“三资”平台公开,保障村民权益。

  三是打造信用信贷金融服务。村集体以“土地信贷库”为担保,吸引企业规模化种植并承担市场风险,企业向村集体支付土地经营收益。村集体将收益差额用于扩大再生产及村民分红。同时,信用模式带动劳动力回流,村民既可外出务工获取工资性收入,又可享受土地存贷分红,破解“打工荒田”困境。在彭金融机构创新性提出“整村授信”模式,结合村集体经济发展需求,定制专属金融信贷产品,依托村集体积分制评估机制,为村民授予金融贷款,助力乡村振兴。

  “满园贷”破解园区企业融资难题

  彭州市联合金融机构,通过“政银担企园”协作,创新推出“纯信用、无抵押、低门槛、贷三年、一百万”的“彭州满园贷”,为园区主体提供高效金融支持,有效激活县市新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

  一是纯信用、无抵押破瓶颈。针对园内小微企业、初创企业及“三农”主体普遍缺乏抵押物等难点,“彭州满园贷”突破常规融资需要强抵押、强担保瓶颈,让企业仅凭营业执照及相关经营活动证明即可申请贷款,首期投放规模1亿元,单户最高授信100万元。

  二是低门槛、长周期助发展。针对园区小微企业经营年限短、规模小导致贷款期限短等限制,创新采用产业链“整体授信”策略,对具备相似特征的客户群进行标准化识别与授信,企业只需满足基础经营业绩或利润标准即可申请,最长贷款期限达3年,到期可办理无还本续贷,首批预计惠企200户、新增就业岗位6000个。

  三是快审批、低成本提效能。聚焦传统信贷流程繁琐、周期长等困境,创新“见贷即担”审批模式,大幅简化业务流程,将平均放款时间压缩至3个工作日,较传统贷款效率提升70%。建立融资担保奖补机制,以财政政策资金为牵引,推动担保费率下降超50%、贷款利率下降超100BP,有效减轻企业负担,增强竞争力。


Copyright ©2025 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