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个人用户
退出
在线留言
收藏
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Society Social Piblic Credit Information Public System
首页
信用动态
信用百科
信用之声
信用监督
信用标准
信用管理
招投标与信用
信用学习
资讯
通知公告
政策法规
培训公示
行政处罚
行业资讯
裁判文书
查询
个人公示
企业资质查询
企业公示
能力证书查询
服务
信用维权
资料下载
帮助中心
法务支持
注册认证
隐私声明
滚动消息:
山东莱西:强化信用监管,为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湖北襄阳:近4000家企业获得“纳税信用贷”
贵州毕节:小微企业成“税银互动”受益主体
湖北老河口:推进信用评价试点调研,凝聚多方合力夯实工作基础
安徽桐城:助企守信增信,营造诚信风尚
山东德州:获AEO海关高级认证企业达11家
广东横琴:创新澳资企业纳税信用激励
湖北京山:推出信用合规直播活动,促进企业诚信经营
山东栖霞:创新机制构建政务诚信体系
1
注册信用记录档案
2
注册信用记录档案
3
注册信用记录档案
注册信用记录档案
信用标准
News
信用百科
/
HOT NEWS
国务院:加强数字政府建设 完善信用信息公共服务平台功能
2022/7/27 10:12:25
三部门:引导信用评级机构加强对民营企业动态风险监测
2022/7/27 0:00:00
5000元“起征点”下月实施 你能少缴多少个税
2021/3/15 15:17:38
个人所得税APP操作热点“五问答”
2021/1/8 15:17:53
银行信誉黑名单怎么办?
2020/10/19 15:18:06
信用评分的定义及特点
2020/2/25 15:18:26
什么是芝麻信用的企业信用分
2019/9/10 15:18:52
了解“信用分”相关知识
2019/3/28 14:26:25
News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信用标准
》
信用标准
信用立法的基本原则
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需要,是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策。其基本思路是,由从事征信业务的机构将公民或法人履行义务的情况以信用信息的形式予以收集、整理、保存、加工、披露,并通过对外提供信用报告、信用评分、信用评级等,间接规范公民或法人的信用行为。2009年《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发布,可以看做是我国统一信用立法的开始。统一的信用立法有利于节约立法及执法成本,实现信用信息在全国共享,从而提高信息的利用率,减少交易风险,降低交易成本,发展信用经济。 在现代市场经济中,信用成为社会经济活动的重要基础。相应地,社会责任本位也应成为现代信用立法的基本原则。社会责任本位强调,在信用立法中追求社会利益并平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在对社会负责的基础上,促进各类市场主体之间及其与社会、国家之间的合作,处理好权利(权力)、义务和责任之间的关系。把社会责任本位作为我国信用立法的基本原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坚持社会责任本位,可以促使企业履行社会责任。在现代社会,任何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都与社会密切相连,企业的人员来自社会,企业的产品销往社会,企业的利润源于社会。因此,企业的社会责任就是企业对社会应尽的义务。从市场信用的角度看,每个市场主体的交易都是整个市场交易的组成部分,市场主体的信用状况直接影响整个社会的信用环境和信用水平,企业及其负责人必须主动承担信用责任。...
发布时间:
2019
-
06
-
20
浏览次数:
54
查看详情>>
审慎推进社会信用立法
罗培新在《法学》2016年第12期撰文指出,社会信用立法游走于公私两域,具有相当高的技术难度,必须在立法法确立的权限范围内审慎进行。社会信用可以被界定为信用主体履行法定或者约定义务的客观状态,而对该状态的主观评价,则由运用信用信息的主体自行做出。社会信用立法切忌建成公民道德档案,道德要素在进入信用立法的视野之前,必须满足“以德入法”的路径。立法者在体认个人信息自决权的基础上,还须认识到公共信用信息与市场信用信息在权属、归集与查询、救济、法律责任等方面均旨趣各异。除了诉诸合同法、侵权法等救济之外,为避免公权侵害私益,社会信用立法应当要求行政机关按照合理行政原则,确定与本部门行政管理事项相关联的信用信息范围,作为开展分类管理的依据,并向社会公布,以增强可预期性。在实施联动奖惩时,务须避免衍化成对信息主体的二次处罚。
发布时间:
2019
-
05
-
01
浏览次数:
61
查看详情>>
信用立法须把握三个关键
信用立法须把握三个关键。 首先,征信主体和征信对象须明确。即谁有权征信和管理信用系统需要在法律中明确,否则会乱套,比如,如果随便一个部门或者机构都可以征信,那么不仅容易造成征信权滥用,而且个人信息也缺乏保护。从相关资料看,信用体系主要包括三种,即政府信用体系、企业信用体系以及个人信用体系。每一种信用体系应该由相应的部门或机构来承担责任。 征信对象应该覆盖所有人群或机构,包括政府部门。问题是,谁来负责政府部门信用征集和管理?如果政府部门自我管理信用系统,显然是不公正不可靠的,似乎只能由独立的社会机构或者地方人大来负责政府信用管理,而且,政府信用管理应该置于社会监督之下。对于企业和个人信用管理,除了要明确征管部门,还要明确监督部门。 其次,信用与什么挂钩须明确。近些年,一些地方把个人信用与按时缴纳电话费水电费、闯红灯等挂钩,引发很多争议,不少人认为信用挂钩的范围过大过滥。那么,企业、个人、政府的信用该与哪些事项或者行为挂钩呢?这个问题需要深入讨论,既不能过度也不能有疏漏,即该与信用挂钩的必须挂钩,不该挂钩的绝不能挂钩。 再者,奖惩措施须合理公正。信用立法的初衷是让每个社会成员都守信,如果对失信没有相匹配的惩戒措施,那么信用法规就如同废纸。但如果惩戒措施过严,或者说失信行为与惩戒力度不相符,那也会带来“副作用”。尤其是对于信用降级、信用受损的单位和个人,要有申诉机制,也要给其...
发布时间:
2019
-
03
-
21
浏览次数:
73
查看详情>>
国际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E-3159000国际信用管理体系
6375788943185149109098225.docxE-3159000国际信用管理体系 ,具体内容可参考附件。E-315:9000信用管理体系是国际信用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世界上第一个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一个信用标准。4.1简述E-315:9000信用管理体系是国际信用标准化组织颁布的世界上第一个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标准,是规范组织道德行为的一个信用标准。目前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普遍公认,该系列标准在全球具有广泛深刻的影响。E-315:9000是信用管理体系标准称号,其中E-315是标准简称,中文含义是全球诚信,9000是标准号。E-315:9000族标准主要是为了促进社会诚信和降低社会经济交易成本而发布的,以其认证和管理的公正、公开性和对失信违约行为快速、严厉地惩罚而闻名,它是对各类组织诚信程度的一种认可、促进和保证,是经济交易或其他活动中建立相互信任关系的基石。认证界内权威人士一致认为:E-315:9000将成为百年内最受社会重视的管理体系认证。制定E-315:9000标准的起源是国际商业机构与审核机构达成的共识:一方面,审核领域在全球范围内正在不断扩展,有必要对社会信用进行审核;另一方面,在工商界也应确立与公众相同的价值观和道德准则。为此,需要制定社会信用标准或规范,并开展审核社会信用活动,从而诞生了E-315:9000信用管理体系认证活动。实施E-315...
发布时间:
2018
-
07
-
25
浏览次数:
220
查看详情>>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导手册
企业信用管理规范指导手册第一章 总 则第一条 为引导企业加强内部信用管理,增强信用观念,提高企业的风险防范能力和市场竞争水平,促进企业健康持续地发展,信用联盟组织特制定本指引。第二条 企业信用管理是企业采用过程控制的方式,强化营销、采购、财务、法务等各个业务环节的信用风险管理和协同管理,系统地解决企业发展和信用风险控制之间矛盾的管理活动。第三条 建立企业信用管理体系应当遵照适应性原则、谨慎原则、实质重于形式原则和成本效益原则,以企业现有的管理架构和自身发展战略为基础,主动适应市场竞争状况和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状况,并适时进行调整。第四条 企业信用管理具体职能一般包括:客户信用档案管理、信用分析与客户授信、合同管理、应收账款管理与商账催收、外部信用产品运用等。第二章 客户信用档案管理第五条 企业应按照分类归档、突出重点、长期积累、动态管理的原则建立客户信用档案。第六条 企业应视情况采集客户工商登记信息、财务情况、业内评价情况、与本企业的交易记录、与银行的往来信用记录等信息。第七条 采集客户信用信息应当采取内外结合的方法,既要充分整合企业营销、采购、财务、法务等各个业务部门的相关信息,又要充分利用政府部门或民间组织、社会中介开办的企业信用信息平台获取信用信息。第八条...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2
浏览次数:
261
查看详情>>
《社会信用服务机构执业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规范和培育社会信用服务机构,促进信用服务业的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社会信用体系建设规划纲要(2014-2020)》、国务院办公厅《关于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若干意见》、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若干意见》和国务院《征信业管理条例》及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我国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区域内(含港澳台)开展信用服务业务的各类信用服务机构和信用执业人员及其信用从业人员,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信用服务机构(指企业征信机构、个人征信机构、信用评价机构、信用认证机构、信用管理机构),是指依照《公司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经国家行政登记管理机关批准设立,主要从事企业及个人信用采集、整理、保存、加工、;企业及个人信用评级、认证;企业信用调查、收集并提供各类信用报告;信用担保(不含融资性担保);信用公正;信用法律顾问服务;代办信用保险、保理及资格认证;企业信用管理咨询服务;CCA9002信用评价体系、信用安全管理体系、信用风险管理体系认证;E-315:9002信用管理体系认证及评级;信用评级系统软件;信用信息化管理系统软件;信用信息数据处理;信用管理...
发布时间:
2016
-
08
-
24
浏览次数:
142
查看详情>>
共
86
条
页次5/5
首页
上一页
1
2
3
4
5
下一页
尾页
能力证书查询
信用动态
通知公告
信用标准
政策法规
信用百科
招投标与信用
培训活动公示
企业公示
个人公示
企业资质查询
企业注册认证
资料下载
Copyright ©2025 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京ICP备19019029号-3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