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用动态 News
联合奖惩 / HOT NEWS
News 信用行业专家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2日讯 (记者张如训)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在19日召开的“第二届诚信中国节暨第十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上提出,重塑诚信是中国走向市场强国的根本。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秘书长、商务部原副部长魏建国    魏建国认为,当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且在不远的将来可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的过程中,中国社会上人与人的信用危机又一次的折射出社会的诚信所带来的匮 乏、带来的无奈。我们经常面临着一些假冒伪劣、商业欺诈、考试舞弊、学术造假的失信失德的行为。最近比较突出的是食品安全问题,这已经成为中国当前的危 害,更成为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如何彰显出一个民族的道德目标,一个信仰的焦点。    在全球化的今天,魏建国认为,无论是一个国家的出口 商品,还是一个企业对外出口的项目过程中,它的质量已经不仅仅是关系到生产商和企业本身的生意,更重要是一个国家的面孔、一个企业的名片、一个民族的公信 力,起到关键因素。从某种意义上说,诚信已经是一个国家的面孔、一个企业的名片。    魏建国直言,我们下一步要做到把中国这块市场做 好,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靠长期的,用诚信来打造这个市场,用诚信来完成我们的世界强国、经济强国的梦想。在中国从制造大国走向制造强国的发展过程中,中 国不仅要从实体经...
发布时间: 2020 - 08 - 27
浏览次数:55
一、世界各国的征信系统建设和运行模式1979年改革开放之后,不同所有制和私有经济体之间的交易规模逐年增长,外商投资也随之进入中国。30年来,中国经济取得了持续、稳定和高速增长。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后期,企业间的赊销赊购规模和商业银行的信贷投放规模都在增大,中国市场上的信用交易逐渐形成了规模。随着市场上信用投放形成规模之后,信用风险问题显现,而且问题越来越严重。到了20世纪90年代初期,企业“三角债”问题变得十分严重,法院经济纠纷案件大幅飙升,市场经济秩序混乱问题严重。与此同时,负责市场监管的政府部门缺乏有效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工具,多依靠行政手段治理市场经济出现的问题。在客观上,中国市场出现了对征信产品和服务的需求。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发达国家的各类征信机构及其代理人开始进入中国市场。它们进入中国市场的初衷是向自己的跨国公司客户和其他投资中国的外商提供征信服务,让与中国企业做生意的外商了解中方合资合作伙伴或交易对象的信用状况,降低外商在中国市场上的投资风险和信用交易风险。例如,在80年代中期,国际信用评级机构和市场调查机构便开始涉足中国市场。80年代后期,跨国企业征信机构开始到中国市场采集成套的信用信息。在1995年底,大多数世界上著名的企业征信、个人征信、信用评级、国际保理、国际商账追收、信用保险机构或行业组织均在中国市场上亮相,其中有的机构在研究中国市场,也有的机构开...
发布时间: 2020 - 08 - 07
浏览次数:63
中国经济网编者按: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去年12月25日在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上表示,从次贷发展到全球金融危机,全球金融市场对于评级业总体不大满意,对于评级的程序、模型提出质疑,认为需要进一步改革和完善。周小川建议采取双评级模式,应减少对国外评级机构依赖。此外周小川表示,应支持本土评级机构的发展,支持其发展为国际型的评估机构。据悉,这是周小川首次在公开演讲中对评级机构和体系作专门的阐述。    周小川: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依赖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25日在出席第三届中国经济前瞻论坛时表示,我国应减少对国外信用评级机构的依赖,国内的大型金融机构应加强内部评级的研究,更多做出自己的判断、避免盲目跟风。    中诚信国际信用评级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毛振华25日当日就此话题在微博中指出,减少依赖性与保持评级机构的独立性,是降低金融系统风险的重要内容。“如果政府或监管机构能直接影响评级公司甚至兴办评级公司,只能降低评级公司的公信力。政府和监管机构从来都不是信用风险的揭示者,而更可能是风险的掩饰者。”毛振华表示。    “由投资者出资的评级机制”是解决利益冲突的一种新探索    对于评级行业的收费模式,周小川指出,...
发布时间: 2020 - 05 - 19
浏览次数:66
中国经济网北京4月22日讯(记者张如训)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在19日召开的“第二届诚信中国节暨第十届中国诚信企业家大会”上提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加强诚信建设。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孙晓华    到底什么是中国梦?孙晓华副主席认为,中国梦就是中国的复兴、强盛,千百年来中国的梦想,那么当然也可以说的再具体一点,可以概括为两句话,就是在中国领导人的领导下中国建设的更加美丽,让人民生活的更加美好。    要实现这个伟大的中国梦,孙晓华副主席提出三点思考:    一、建议更加重视诚信体系建设。现在我们提出来美丽中国生态环境建设,提出来创新型国家,学习型国家,现在应该讲诚信国家。应该把这个问题作为影响中国经济发展的,影响中国国际影响的突出问题,紧绷问题来建设,从党和国家的高度来抓,来管。    二、就是从国家地方政府,我们社会组织共同努力,建立起信用体系。据有关资料显示,外国的诚信建设也不是太复杂,关键是每个人都有它的信用记录,就是每个人都有信用记录,就是从所有的活动所有的生活都紧密相关,不讲诚信就是让你寸步难行。    三、就是要切实建立起有效的监督机制。光有信用体系还不够,还是需要监督。现在就是说诚信这个问题,同样我们关键是要有监督机制,...
发布时间: 2019 - 07 - 25
浏览次数:54
中国经济网北京11月18日讯“如果有效解决信用问题,我们可以增加三个北京的经济规模。”今天,北京大学信用研究中心主任章政就信用体系建设问题接受中国经济网专访时做了上述表述。他指出,经济往来中缺乏信用,并由此带来对经济的分蚀效应不容小觑。     章政指出,实现完善的社会信用体系的社会有两条主线,第一条主线是社会经济运行的主线,第二条主线是我们对社会信用理解的主线。这两条主线树立清楚之后,下一步国家信用体系的建设就有了一个思路。第一条主线非常简单,是从实物经济运行向货币经济运行,最后要达到信用经济运行。信用经济的运行是以信用为中介的,或者以信用为中介方式的一种交易,或者是一种经济往来。     章政举了一个例子,中国经济规模的总量到了2010年经济规模比日本要高,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但中国的国土、资源、人口、市场比日本的规模远远大很多,是它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反映出来的问题之一就是是两国的交易和往来方式跟不一样。有人估计日本的经济活动往来中是80%。信用往来就是信用社会中一种交易手段,是以信用为中介的社会经济活动,有推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虽然同时也有反作用。     信用往来最大的作用就是方便,就是便捷,使社会经济的运行成本可以...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5
浏览次数:36
2013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暨第五届中国食品安全论坛17日在北京举行。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与会并表示,今年将深入推进食品安全专项教育治理活动,重点加强诚信教育引导、开展诚信创建活动、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发挥测评导向作用。其中,要将食品行业诚信建设纳入全国文明城市、文明村镇、文明单位测评体系。点击进入专题  王世明表示,食品安全是关系13亿人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的重大民生问题。今年,中央文明办将深入推进专项教育治理活动,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诚信教育引导。积极探索新形势下诚信教育的有效载体,在各地食品企业建好用好道德讲堂,让企业管理者和从业人员普遍接受教育,通过讲述诚实守信典型事迹,评议失信败德现象,贬斥不讲诚信的人和事,引导广大生产经营者作出诚信承诺,用道德良心做放心食品。  二是开展诚信创建活动。中央文明办将会同发改委、食品药品、商务、工商、质检等部门,继续在食品企业中开展“诚信做食品”活动,引导从业人员树立正确义利观,用诚实守信赢得市场、塑造品牌。推动参与专项教育治理活动的相关职能部门,对食品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实行有效监管,针对突出问题、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整治。在广泛开展活动的基础上,推出一批市场认可、群众信任的示范企业、门店、街区。  三是营造良好社会氛围。充分发挥媒体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大力宣传食品行业诚信经营典型。运用“讲文明树新风”公益广告,弘扬诚实...
发布时间: 2018 - 04 - 11
浏览次数:124
地址:北京市通州区滨河中路富力运河十号
Copyright ©2022 社会公共信用信息公示系统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